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服务内容
技术力量
社会责任
患者之家
联系我们

从假肢“小白”到技术“大拿”——记国康辅具装配部主配技师张可勇

发表于:2020-08-10 来源:国康辅具装配部公众号

刚被患者送了锦旗的张可勇何许人?平头、个子不高、不苟言笑,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张可勇属于扔在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种人。但就是这个看起来平凡无奇的男人,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辅具装配部,却自带光环,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尊称他一声“老师”。术业有专攻,作为一个从业超过十年的假肢技师,他靠自身在多年实践中磨练的高超假肢装配技术,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患者的认可;他以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为截肢者打磨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成长之路

2009年加入国康辅具装配部的张可勇并非科班出身,然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十多年的岁月里,他努力学习、潜心钻研,硬是从一个假肢“小白”修炼成了技术“大拿”,经他之手装配的假肢至今已逾千例,患者分布在五湖四海。大家都在他的“妙手”之下,重拾自信,重返社会,走向了美好的新生活。

全能“匠人”

在同事们眼中,张可勇是一个全能型“匠人”,从上肢装配到下肢装配,从手脚离断到极短残肢,没有他搞不定的情况。在他经手的案例之中,最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是为汶川地震中致残的部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装配假肢。这些少年在大灾来临之际,舍身忘死,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然而,他们的肢体残疾状况也颇为复杂——上肢截肢、小腿截肢、膝离断、大腿截肢……

国康辅具装配部在接到民政部下达的为这些少年安装假肢的任务之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这一任务委派给当时已经是技术骨干的张可勇,要求他保质保量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张可勇面对重重困难,连续一个月废寝忘食,根据少年们残肢的不同情况,潜心攻关,为他们取型、修型、制作、组装,再根据试穿反馈进行调试、修整,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家都穿上了合适的假肢。当穿戴着假肢迈出第一步、拿起第一件物品,这些经历了苦难的孩子,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在这之后的10年里,张可勇见证了这些少年的成长、成熟,也随着大家年龄的增长,持续跟踪假肢的使用状况,不断地调试假肢的适配性,帮助这些优秀的少年继续绽放光芒,为社会做贡献。

专注创新

从事假肢行业这么多年,张可勇从未放弃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10年来,他积极参加业内各类培训,获取的行业证书不胜枚举。不仅如此,他在工作中,还非常注重创新,想尽办法改进现有辅具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曾先后因“自动焊膜机”和“腿管设计”技术改进荣立小功、大功各一次,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假肢装配技术的精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尽职尽责

过硬的技术和追求极致的态度,使得大家遇到疑难病例都第一时间想到来请教他。面对同事的需要,他总是尽最大努力为大家解难答疑,传、帮、带,让每一个新进行业的徒弟都能很快上手、不断精进,乃至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而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张可勇更是耐心、细心。假肢制作,是一个需要不断沟通、不断调试、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张可勇总是一边不厌其烦地与患者交流,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修正假肢存在的问题,一边让病人充分了解、合理使用假肢,鼓励病人重返社会。真正做到了对每一位患者都尽心尽责。

热爱与忠诚

而今,已经成为假肢技术部主管的张可勇,仍然十年如一日战斗在假肢装配一线,为患者制作假肢,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经过他的“点金”之手,重新站立了起来,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张可勇说:“在这个岗位10年,假肢事业已经融入骨血。能为肢残患者奉献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我深感荣幸。我深深地爱着这份工作,也希望能在这里度过下一个10年、20年,为更多残疾人带来福音,这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