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服务内容
技术力量
社会责任
患者之家
联系我们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记国康辅具装配部矫形器技师李向阳

发表于:2021-06-08 来源:国康辅具装配部公众号

李向阳是国康辅具装配部的一名“90后”矫形器辅配技师。他高高瘦瘦,戴着眼镜,不爱言语,大多数时候都在车间的各个设备之间默默奔忙,采访中也没有太多话语,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只有在讲到自己的患者和专业时,才能感觉到他的兴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年轻人,我们对其进行了全天候的跟踪采访,看到了他研究案例时的认真、调试支具时的细致、与患者沟通时的耐心、与同事协作时的努力,耳闻了患者对他的赞美、同事对他的肯定,一个踏实勤奋而又靠谱的年轻矫形器技师形象逐渐变得鲜活。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故事。

早熟

1993年,李向阳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一个小村庄的普通农户家庭,父母以种植烟草为生。这是个辛苦活儿——育苗、移栽、摘叶、炉烤……为了烟草的好成色,每一步都要精心细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李向阳自童年就开始跟着下地干活。目睹了双亲常年操劳、姐姐为补贴家用早早外出打工,懂事的他暗暗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让亲人们过上好日子。

进入校园后的李向阳很努力,“三好学生”、“最佳班长”、“优秀团支书”……墙上那一张张耀眼的奖状,是对他学生岁月的最大肯定。

2012年,高考结束要报志愿了,李向阳坚定地要学习一门技术含量高、可替代性低的专业,在做了大量功课之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王牌专业——矫形器专业映入他的眼帘,并最终为他所选。李向阳与矫形器的缘分自此开始。


历练

2012年9月,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李向阳一个人坐火车北上,步入自己仰望已久的大学殿堂。

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大学里多元而精彩的一面,李向阳便一头扎进矫形器知识的海洋,教室、实训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在旁人看来单调而无趣,却给他带来了无限充实的满足感。

连续三年的暑假,李向阳都选择了留京实习。早日完成从青涩的学生到成熟的矫形器技师的转变、走上工作岗位,是他学生时代最大的梦想,他渴望通过知识的力量改变残障人士的生存状况、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人的生活。

在升入大三前的那个暑假,他争取到了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辅具装配部实习的宝贵机会。作为新人,他认真地配合着主配技师们的工作,努力地汲取知识,不断学习、复盘、提升。最终,李向阳从一群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唯二留下的实习生之一。


使命

那几年,国康辅具装配部正逢业务高峰。一边是民政部发起的无偿为残障人士装配辅具的重大项目——针对福利院残障儿童的“明天计划”和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福康工程”并行,一边是正常的业务开展,矫形器技术部和假肢技术部的所有技师都忙得不可开交。

初入职场的李向阳也不例外,如果说原来大家还顾忌他实习生的身份不给他压担子,那么正式入职后,大家便完全把他当成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在高压之下一起战斗。主配技师们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取型、修型,向阳和另一名新同事便负责后期的成型、打磨、组装、试穿,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要辅助20多具矫形器的制作,但他从来没有过一声抱怨,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逼着自己快速成长,跟上大家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福康工程”受助者的回访也成为李向阳工作的重要部分。那些为了项目出差的日子里,他看过南昌、兰州城市里蕴含着勃勃生机的日出,也见过大凉山和内蒙草原彩霞满天的日落。他披星戴月地为项目奔走,深入各个县城星罗棋布的村庄,只为保障那些穷苦的残障人士能够真正穿好用好辅助器具,最大程度地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

亲历了两个项目的点点滴滴,看到常年依赖于轮椅的截瘫患者迈出了稳稳的步伐,看到儿麻的孩子走出了优美顺畅的感觉……李向阳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被点亮了。“如果说最早做这份工作是为家人谋一份稳定,那么现在自己更多地想的如何帮到患者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说得崇高一点,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有了使命和责任。”李向阳轻声说道。


进攻

就这样,跟随着项目的推进,李向阳完成了最早的职业积累和个人蜕变,技术和心态双双走向成熟。为了寻求更大的突破,他开始主动接触疑难案例,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做“两层楼”矫形器的经历。

这个故事发生在李向阳和8岁的甘肃老乡郭某之间。那个有着清澈眼神的男孩患有先天性髋关节缺如,造成其双腿严重不等长,从刚学走路时起,便没有离开过助行器。

可爱的面庞、相似的口音,让李向阳对这个孩子有着莫名的亲切感。他主动要求和时任辅具装配部矫形器主配技师的胡君打配合,为郭某制作改良后的“两层楼”。“两层楼”由假肢和矫形器相互结合制作而来,上面一层为病人自己的足部、下面一层为补偿高度的假脚。对于其改良版的技术难度,李向阳进行了详细解释:“传统‘两层楼’的连接部件为金属材质,功能部件是按规格批量生产的假脚,这些部件本身存在一定的重量,成年人都需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适应其重量,对于儿童患者来说更是难以控制。而改良版中,我们使用EVA材料来自制假足,在内层加强支撑来同时满足假脚的轻便性和耐用性,再通过树脂加固的方式来替换金属材质的连接部件。通过重量的减轻,大大提升了小患者们的穿着体验。但改良后的‘两层楼’成型后无法调节角度,这就对前期对线的精准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保证最终的装配效果,李向阳在正式制作之前,请教师傅、查阅资料;在制作过程中,反复测量患者肢体,精心取型、修型、调试、装配,最终实现了一次成功。

李向阳清楚地记得,试穿那天,车间里的大家都围在一起,众目之下,这孩子抛开了助行器,走出了稳稳的第一步,他开心极了,抱住李向阳不撒手,小患者的父亲也高兴地将从家乡带来的特色酒酿拿出来,分给在场的技师们。那一刻,一股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在李向阳心里蔓延。

在此后的岁月里,李向阳经手的疑难案例越来越多,技术愈发纯熟,对于各类矫形器的制作,他说起来如数家珍,做起来行云流水。日子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半。


开拓

2019年的冬天,国康辅具装配部的施罗斯脊柱侧弯矫治团队因业务扩张,亟需吸纳新鲜血液。认真、细致的李向阳,被正式吸纳成为团队的一员。

脊柱侧弯矫治在矫形器业务中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领域,因为患者都是生长期的小孩,支具的优劣,对其身体形态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刚开始做,李向阳心里时不时地敲小鼓,生怕做不好耽误了孩子。在责任心的驱使下,他痛下苦功,一边在实践中认真跟着团队的老人学,一边积极地参加施罗斯体系的各类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他已经从最开始的为团队打下手,发展到能够独立为患者进行试穿、调试;一年半后的今天,经他之手装配的施罗斯支具已达300余具,得到患者和团队成员们的一致认可。

为了配合青少年的治疗,国康辅具装配部施罗斯脊柱侧弯矫治的门诊时间都集中在寒暑假和各种节假日,这也意味着李向阳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但是他笑着说,看到孩子们度数的减小和体表明显的改变,感受到大家由自卑到自信的转变,一切牺牲都有了意义。

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李向阳有点小骄傲地说:“太多了!比如最近来复查的一个12岁小姑娘刘某,一年时间就从侧弯40多度矫正到了20多度,体表改变非常明显,而她只是我们矫治过的最普通的一名患者。这些年来,在赵立伟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这支团队已经成为国内施罗斯脊柱侧弯矫治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迄今已经成功矫治数千名儿童。”李向阳也深深觉得,自己现在在做的,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希望跟着这支有爱的团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中国青少年的脊柱健康,贡献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 。”


收获

这些年来,李向阳在工作上全力以赴,不断突破着自己。不变的,是他一如既往的腼腆和对工作的执着;改变的,是他越来越深厚的专业能力和越来越宽阔的视野。在生活中,他也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帮着家人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物质条件,让父母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

在向着梦想全力奔跑的路上,他还意外地收获了爱情。他的踏实努力,俘获了一位可爱姑娘的芳心,两个年轻人因为共同的事业追求、合拍的兴趣爱好惺惺相惜,最终走到了一起,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没事的时候,李向阳喜欢带着自己心爱的姑娘一起爬山。他觉得,爬山就像走人生路,踏实低头走路,不好高骛远,专注享受一路的风景,有一天,自然会抵达梦想的地方。